当前位置:山东食品网 » 品牌战略 » 第三视点

正文

蒙牛:“篡改门”里啥猫腻?

发布日期:2012-08-29  浏览次数:4674

  近日,蒙牛爆出了3千箱临期牛奶生产日期被篡改的负面新闻,蒙牛产品质量问题又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。事件的原委是:今年5月

山东食品网讯:   近日,蒙牛爆出了3千箱临期牛奶生产日期被篡改的负面新闻,蒙牛产品质量问题又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。事件的原委是:今年5月份以来,蒙牛驻义乌市经理王孙富伙同赵某以22元/箱(正常价格的一半)的价格分别从浙江舟山、丽水、青田等地收购了蒙牛即将过期的纯牛奶和酸酸乳5000余箱,然后二人将这些临期牛奶上的生产日期2011年12月24日至2011年12月28日的时间弄掉,重新喷上2012年5月2日等新的生产日期,之后王某将这些延期的牛奶以42元一箱的价格销售到义乌、浦江等地。目前王某已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刑事拘留,其同伙赵某也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。

  在此之前,蒙牛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已频频出现:从2009年2月,蒙牛特仑苏OMP致癌事件到9月液态奶被检出三聚氰胺,从2010年4月,陕西18名学生喝蒙牛牛奶后食物中毒再到2011年4月,陕西251名小学生疑食用蒙牛牛奶后中毒,以至于2011年10月,蒙牛在一个月内就曝3起问题奶。

  上述种种不良现状,人们不禁要质问蒙牛,到底想干什么!一个曾如此辉煌的国内著名品牌为何连续出现让消费者“意想不到”的负面新闻呢?专门服务于农产品市场营销十年,成功案例无数的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专家李明利给出了答案,并就品牌危机管理予以准确的解读——

  先看蒙牛对此次事件的回应,官方微博22日发表了文章,其中写到“我们将就此事向所有员工进行通报,重申公司相关制度和严惩违规行为的坚决态度”,而蒙牛对王某的惩罚,比如开除,罚款等只字未提,更没有对消费者表示道歉,似乎篡改生产日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。的确,我们不得不承认蒙牛在奶制品市场的份额,大到让他们可以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消费者。

  进一步看,虽说此次事件纯属个人行为,但方圆不禁要怀疑,蒙牛作为成熟的企业,难道没有相应的过期产品召回制度?要知道,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产品过期问题,为什么只有你蒙牛的销售经理做出了篡改生产日期标签的行为?真的是管理不力还是此次事件只是过期产品问题的冰山一角?之前有人喝出了“豆腐块”的牛奶,或许也是因为过期导致?这些问题虽然无从查证,但是疑问仍然摆在了我们眼前。

  之前也有某些企业发生过篡改生产日期的行为,甚至还默认了这是行业的潜规则,蒙牛此次事件的爆出,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奶制品行业还有哪些令我们咋舌的潜规则。一方面打着“振兴中国乳业,提高国民身体素质”的旗号,另一方面却是三聚氰胺、食物中毒、过期产品?这就是蒙牛的品牌之道?

  面对此次事件,消费者对蒙牛的信心再次跌倒了谷底。公关危机就好比蒙牛身上的跳蚤,让其瘙痒难忍。在北京方圆品牌机构看来,品牌管理危机,其实并不可怕,如果一开始就把品牌危机放在企业运营整体中去管理,做到前期有预计,中期有准备,后期有管理,那么危机便能迎刃而解。企业在日常管理中,要充分运用制度体系保障危机最小化,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,通过对行业内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有效预测,就像此次事件,蒙牛不是第一个出现篡改生产日期的企业,其他企业的类似问题已经是前车之鉴,做到有效预计,就可能降低问题出现的风险。面对此次危机,蒙牛要突出相应的策略管理,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,让每个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,伤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就如同伤害自己家人,提升企业的凝聚力。当危机扩大时,就要拿出相应的态度,除了微博上的说明,更需要采取让消费者接受的措施,比如严惩违法人员,给消费者公开道歉,承诺过期产品绝不上架,并让消费者共同监督等等,同时更要与工商等监管部门通力合作,从源头上制止过期产品流向市场。

  “有准备则不慌,有战略则不忙。”李明利如是说。蒙牛面对危机,需要从自身的生产管理入手,坦诚面对消费者,才能将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,也让蒙牛这一深入人心的品牌汇聚更多的“正能量”!

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/编译文章及图片、图表的版权均属山东食品网所有,如要转载,需注明“信息来源:山东食品网”。

② 凡本网注明“信息来源:XXX(非山东食品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

友情链接

电话: 0371-86563572  邮箱:kf@zhuoqi365.com  版权所有: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  豫ICP备09039160号